2023正版资料全年免费公开三

    • banner
    • banner

    【世界科幻动态】香港艺术展览中对于科幻议题的探索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3-04

      在技术的浪潮袭来之际,城市与人发生了怎样的改变?香港这座大都会又是如何以艺术的语言来探索这些新的变化与新的边界?2022年,香港艺术界推出了一系列与科学、技术以及人的议题密切相关的艺术展览,这些跨越了不同媒介、区域、多种感官知觉的展览与作品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的愿景进行发问:人、自然、城市在技术的介入之下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本文从笔者在香港的看展经历与感受切入,借此窥探香港艺术界如何关注这些重要而日益迫近的问题。

      “艺术·科技,创造无限可能” 主题系列展览由香港艺术发展局策划,包括“感官编码” “激发的细胞连在一起”“虚空之地”三个分展览,展期从2022年7月30日持续到10月24日。

      “感官编码”展览由媒体艺术家林欣杰策划,以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所提出的“第二层皮肤”为线索来策展,即在电子时代,技术已经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之中,它不再只是工具,而已经内在于人的身体,成为我们的延伸、我们的皮肤。就笔者的参观体验而言,“感官编码”这一展览最宝贵的地方在于给艺术家机会去尝试以编码的方式创作,同时还给他们不被限制地运用多种不同的媒介创作的机会。具体来说,当我们行走在展厅当中,就可以感受到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展览用图像来呈现声音,将声音转换成视觉,用雕塑来展示无形的数据。媒介与我们的感官一同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感知也在参观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延伸,笔者感知到一种独特的经验——以耳朵体验视觉,以眼睛体验声音。观众能够从“感官编码”这一艺术实践中感受到其希望打破常规的感官范式的目的,以多感官的体验取代传统单一的感官知觉的维度。

      由NATP艺术团体创作的,融合了视觉和听觉的跨媒介艺术作品《进入虚空》(INTO THE VOID)

      在由策展人梁基爵策划的“激发的细胞连在一起”展览中,观众可以由此来思考人类大脑与信息及记忆的关系。这一展览以记忆为核心理念,汇集了关于香港,特别是湾仔地区的文字材料、声音素材、民间故事、口头轶闻以及网络上的数据。这一艺术展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在虚构和现实之间突破了边界的关于香港的记忆空间。参观者在参观这一展览后会更加了解香港的建筑空间——这一展览关注香港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科技的交融,对于唤起大众对旧日香港建筑的历史记忆与珍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展览由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共同策划,分别通过声音媒介、游戏媒介、数码媒介和影像媒介来探索关于记忆的数据,并借助不同的媒介与技术来阐述科技、记忆与未来之间的关系。

      “虚空之地”由新媒体艺术家曲渊澈策划。艺术家受到了2011年起香港政府发起的市区重建计划、推动文物保育及地区活化的规划的启发——尤其是过去几年香港观塘、北角等地对旧区的重建工作,都让香港在物理意义上变换了模样,由此策划出了这一展览。参观者在这一展览现场,能够感受到在这些空间的新旧变化之间仍然有着一些恒定的内核,这与策展人希望参观者体会到个体需要在这样变化的时代当中把握到一些确定性的目的相吻合。“虚空之地”展览以齐格蒙·鲍曼(Zygmun Bauman)对于现代性的研究为灵感,以现代化的强迫性流动过程为线索,使参观者直面当下人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的现实,同时对人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的变化产生反思。

      从2022年12月3日到2023年4月2日,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推出了“万物有灵论:艺术与科技艺术展”。本展览由邝佳玲(Joel Kwong)和林欣杰共同策划,邀请到包括生活建筑系统小组(Living Architecture Systems Group)/ 菲利普·比斯利(Philip Beesley)、林欣杰、鲍霭伦、坂本龙一及真锅大度等艺术家参与。参观者可以通过这一展览,更好地思考艺术与科技的共生,体会策展人希望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希冀,关注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最终呈现一个由人类和机器共同创造的新生态愿景。

      “万物有灵论”这一展览主张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拥有其独特的精神本质。这是一种独特的哲学。在当前时代,技术毫无疑问已经与人类生活深刻地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自然。这种新自然不仅是由花草等植物组成的,而是颠覆性地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态。笔者在参观这一展览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本展览希望展示在这一新自然的环境中的世界、地球和人之间的关系。在艺术和技术的背景下,人类和技术的介入将会对自然产生什么影响?

      如同五行观念一般和谐,展览中的5件艺术作品呈现了一种新的自然。这种自然伴随着一种共生的概念——宛如一个无尽的循环,人与自然互利共存。参观者进入展厅,就可以从传统的自然美景一直欣赏到策展人设想的新自然,体会到未来艺术和技术更深层的交融互动,进而进一步想象未来人与自然的全新的互动关系。

      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由坂本龙一与真锅大度共同创作的作品——《感应流2022——无法看到,无法听到》(Sensing Streams 2022 - invisible, inaudible)。该装置作品用一根天线收集电磁波,利用探测感应,通过一个巨大的高清屏幕和扬声器,使数据实时可见和可听,让人类无法察觉的电磁波变得可见和可闻。其特别之处在于参观者可以使用控制器改变波长频率,充分参与互动。在电磁波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的隐形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这件作品让我们关注到日常中往往被忽视的众多电磁波的流动与变化,同时也借此机会反思智能设备对于当代人生活的深度介入与影响。

      《人类一号》(HUMAN ONE)是艺术家迈克·温科尔曼 (Mike Winkelmann)的个人作品(艺名为Beeple),2022年12月9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在香港M+文化博物馆焦点空间展出。温科尔曼创作了一个结合视觉、听觉的动态录影雕塑——《人类一号》。这一作品结合了虚拟数码元素与雕塑实体,希望能够展示在互联网的赛博虚拟空间中生存的人类状态。这一作品的形态预示着当代人类的数字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边界日渐消失,二者越来越趋同,甚至合一。

      温科尔曼把在互联网上发现的元素与创意材料结合,并不时地根据灵感改变远处的景观。对于创作者来说,《人类一号》是一件结合了数码和实体形式的艺术作品(并且这一作品始终处于变化中),展示了一个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元宇宙”中诞生的人类。

      笔者在参观这一展览时,注意到本装置被置于一个拥有4个LED屏幕的不停旋转的箱子里,身着太空服的“人类一号”在不断变化的虚拟景观中行走。在变化的背景中,“人类一号”始终在不断地行走,穿过虚拟空间中的不同风景,有的是在地球上常见的景观与气候,有的则类似于外星的环境,但无论是在酷暑烈日下,还是在大雨中,他都在不停地行走。

      在这些元宇宙中诞生的风景里,不禁让我们产生思考:“人类一号”的终点究竟在何处?“人类一号”无法停止,也没有目的地的旅程使得参观者反思人类无止境的进步主义。

      事实上,对于未来与技术等与科幻密切相关的议题,香港艺术界的关注远远不止这三个展览/作品。例如,在2020年,香港M+文化博物馆就推出了“建筑城市”(“Archigram城市”活动,其中收藏了建筑档案(Archigram)档案这一由约两万件来自逾二百个项目的物件组成的作品。这一作品旨在呈现艺术家对于未来城市的思考与探索,如“行走的城市”主题(The walking theme)打破了城市的固定性,探索城市以移动建筑的形式来创造全新的临时空间、活动、场景。“插接”主题(The plugging theme)则探讨了大型基础设施的问题,艺术家设想的未来的城市完全自给自足,由可以扩展与改变的建筑单元插接而成。“漂浮”主题(The floating theme)是设想了在海面上或海中建造城市的创作。这一主题不仅包括在水上建造大城市的宏大计划,也包含另一些艺术家希望在海中建设更多独立的建筑个体和游牧结构的想法。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香港艺术界对于科学、技术等与科幻密切相关的议题始终非常关注。香港近期与科幻相关的艺术展览呈现出两个特点:其一是强烈的在地性——即从香港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空间变化入手,讨论技术变化与香港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参与的展览倾向于从具体的感官经验来探索技术与艺术的问题,如本文提到的“感官编码”从视觉、听觉甚至多感官知觉之间的互动来思考展览的主旨,这也使得参观者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形成一种知觉实验的特征。

      2023年,香港艺术界迎来许多关切科幻议题的艺术展览,如艺术家佐埃·马登(Zoë Marden)的艺术个展“成为生物:神话、雕像与人­­”(Becoming Creature—— The Chthonics, the Statue and Man),这是一个沉浸式多媒体艺术装置展览。这一展览以美国知名科幻研究学者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理论为灵感来源,希望设想一种全新的充满着张力与矛盾的生命形态——“生成生物”。这些艺术家设想中的生物来源于一个虚构的时空——“资本人类世”(Chthulucene),这一时空是以对“人类世”(Anthropocene)和 “资本世”(Capitalocene)这两个人类进化的概念框架质疑为基础而创作的。艺术家希望以“资本人类世”来引导人们在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时,进行全新的思考,也希望重新创造一个以自我反思、去人类中心化、打破二元对立边界和共情的认知为基础的全新的世界。

      李锦华: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媒介与技术。

    上一篇:不愧是科普界标杆!DK这套10斤重的大百科堪称行走的地球生命博物馆…
    下一篇:花卉摄影作品欣赏50张
    【返回列表页】